Page 439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439
年份 政策方案名稱 政策內容重點說明 政策價值
畫」,以及「年輕學者養成計畫」等五項計畫。
2018 高等教育深耕 教育部整合現行競爭型計畫(含「邁向頂尖大學 公義、卓越 專題研究報告一
計畫 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及「發展典
第七章 高等教育
範科技大學計畫」等多項計畫)經費後,推動「高
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
迎向未來」為主軸,以「落實教學創新」、「提
升高教公共性」、「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 我國的高等教育在過去數十年間有結構性的轉變,最明顯的轉變
會責任」為目標。 便是高等教育機構數量的擴張。
2018 外國專才延攬 為吸引外國專業人才來臺、留臺,建構更友善之 卓越(吸引 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日治時期僅有一所台北帝國大學(Tsai &
及僱用法 工作及居留環境,已透過外國人才專法的推動, 國際人才流
Shavit, 2007)。為了配合經濟發展規劃,自 1950 年代初期政府開始擴
將可落實外國專業人才來臺簽證、工作、居留相 入) 育機構數量的擴張。
育機構數量的擴張。
充高等教育機構,但囿於公共經費限制遂鼓勵私人捐資興學,且為配
關法規的鬆綁,並優化保險、租稅、退休等待遇, 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日治時期僅有一所台北帝國大學(Tsai & Shavit, 2007)。
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日治時期僅有一所台北帝國大學(Tsai & Shavit, 2007)。
合產業發展需求,新設校院多以專科學校為主,其後有鑑於部分專科
建構更友善之工作及居留環境,務求發揮外國專 為了配合經濟發展規劃,自 1950 年代初期政府開始擴充高等教育機構,但囿於
為了配合經濟發展規劃,自 1950 年代初期政府開始擴充高等教育機構,但囿於
學校辦學品質出現良莠不齊現象,政府於 1972 年至 1985 年間採取暫
業人才每年來臺人數倍增之效益。 公共經費限制遂鼓勵私人捐資興學,且為配合產業發展需求,新設校院多以專科
公共經費限制遂鼓勵私人捐資興學,且為配合產業發展需求,新設校院多以專科
2018 固臺八大策略 為因應 2018 年 2 月中國大陸所公布「對臺 31 卓越(留才 學校為主,其後有鑑於部分專科學校辦學品質出現良莠不齊現象,政府於 1972
停設立私校政策,同時減緩公立校院的設立,才讓整體高等教育成長
學校為主,其後有鑑於部分專科學校辦學品質出現良莠不齊現象,政府於 1972
項措施」,行政院就「優化就學就業強化留才攬 攬才) 年至 1985 年間採取暫停設立私校政策,同時減緩公立校院的設立,才讓整體高
情形趨於和緩。
年至 1985 年間採取暫停設立私校政策,同時減緩公立校院的設立,才讓整體高
才」、「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深 等教育成長情形趨於和緩。
如表 7-2 所示,84 學年度時,計有大學 24 所、學院 36 所,合計
等教育成長情形趨於和緩。
化資本市場」,以及「強化文化影視產業」等四 如表 7-2 所示,84 學年度時,計有大學 24 所、學院 36 所,合計為 60 所,
如表 7-2 所示,84 學年度時,計有大學 24 所、學院 36 所,合計為 60 所,
為 60 所,另有專科學校 74 所(其中 58 所為私立)。但自 1995 年以
面向提出固臺八大策略。其中第一面向中的第一 另有專科學校 74 所(其中 58 所為私立)。但自 1995 年以後,在廣設高中大學
另有專科學校 74 所(其中 58 所為私立)。但自 1995 年以後,在廣設高中大學
後,在廣設高中大學政策的影響下,迎來一波高等教育快速成長期,
個策略即為提升學研人才獎勵。包括透過「高教 政策的影響下,迎來一波高等教育快速成長期,大學和學院合計校數從 1995 年
政策的影響下,迎來一波高等教育快速成長期,大學和學院合計校數從 1995 年
大學和學院合計校數從 84 年的 60 所,至 99 年時暴增兩倍至 127 所,
深耕計畫」成立 65 個卓越研究中心,同時擴大 的 60 所,至 2000 年時暴增兩倍至 127 所,至 2010 年大學和學院合計 148 所,
的 60 所,至 2000 年時暴增兩倍至 127 所,至 2010 年大學和學院合計 148 所,
至 2010 年大學和學院合計 148 所,達到近年最高峰;其後則少子女化
「彈性薪資」方案,大幅提高學研人才之薪資差 達到近年最高峰;其後則少子女化效應逐漸顯現,私校招生情況不佳,導致近年
達到近年最高峰;其後則少子女化效應逐漸顯現,私校招生情況不佳,導致近年
距,留住國內優秀人才。再者,並推動玉山計畫, 高鳳、永達、高美、亞太、南榮等學校陸續退場,故至 2018 年大學和學院合計
效應逐漸顯現,私校招生情況不佳,導致近年高鳳、永達、高美、亞太、
高鳳、永達、高美、亞太、南榮等學校陸續退場,故至 2018 年大學和學院合計
及年輕學者養成計畫,擴大延攬國際優秀學研人 數又降至 141 所。 南榮等學校陸續退場,故至 107 年大學和學院合計數又降至 141 所。
數又降至 141 所。
才。此外,擴大人才培育,強化國際移動力,選
送海外培訓及獎勵海外人才來臺就業。
資料來源:自行整理。 表 7-2 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數成長情形(84-107 學年) 單位:校
表 7-2 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數成長情形(84-107 學年) 單位:校
大學 學院 大學 專科學校
校別 大學 學院 大學 專科學校
校別 和學 總計
參、現況概述 學年度 公 學年度 小計 公 私 小計 私 小計 和學 公 私 小計 總計
公
私 小計
私
公
小計
私
公 院
院
60
16
36
18
茲就國內高等教育發展現況說明如下: 84 16 8 84 24 16 8 18 24 18 18 58 74 60 134 58 74 134
16
36
99 25 28 53 24 50 74 127 4 19 23 150
一、廣設大學政策造成高等教育數量迅速擴充 99 25 28 53 24 50 74 127 4 19 23 150
94 41 48 89 10 46 56 145 3 14 17 162
89
3
56
(一)我國大學校院數擴充現況 99 45 67 94 112 41 48 112 10 46 12 15 145 163 14 17 162
30
6
3
148
36
3
6
148
36
99
30
12
45
15
163
67
18
2
1
19
我國的高等教育在過去數十年間有結構性的轉變,最明顯的轉變便是高等教 104 48 78 104 126 48 78 126 145 18 11 13 145 158 11 13 158
2
1
19
14
1
13
2
育機構數量的擴張。 107 45 82 107 127 45 82 127 141 13 10 12 141 153 10 12 153
14
1
2
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日治時期僅有一所台北帝國大學(Tsai & Shavit,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9b)。
289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2019b)。
圖 7-1 是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總數量(含專科學校)的改變情況,從 1995 年
圖 7-1 是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總數量(含專科學校)的改變情況,從 1995 年
134 所,到了 2010 年高等教育機構的總數來到 163 所的最高點,而在 2018 年則
134 所,到了 2010 年高等教育機構的總數來到 163 所的最高點,而在 2018 年則
略有下降,來到 153 所高等教育機構總數。 425
略有下降,來到 153 所高等教育機構總數。
294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