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8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558

專題研究報告二

              邁向公義與卓越 ─ 台灣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兩個關鍵點,對經濟弱勢學生較為不利。一是國中畢業升學時,或許
              受到傳統士大夫觀念的影響,學生、家長、乃至社會大眾普遍存有「先
              選擇高中、再考慮高職」的迷思,以致升讀高職者,不僅成績較差,
              而且六成左右是具有「低收入戶證明」的弱勢學生。
                   另一是高中(職)畢業升學時,弱勢學生也因各校設定的入學條

              件限制,不易進入排名較高、出路較好的學校,尤其是參加個人申請
              或推薦甄試入學的學生,各校的審查機制與項目,通常比較有利家庭
              社經地位較佳的學生,有礙弱勢學生的公平發展機會。這點可從高等

              教育階段獲得助學金,或學雜費減免的弱勢學生比率,窺其端倪。整
              體的趨勢是 : 私立技專校院的弱勢生比率最高,私立大學校院次高,
              公立技專及大學校院較低,頂尖大學最低。


              ( 二 ) 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此處所稱之教育資源,包括物力及人力資源。至於城鄉一詞,通

              常指的是官方明定的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的比較。可是就台灣目前發
              展的現實狀況來看,符合法定標準的「偏遠地區」,已有法律保障的
              資源挹注,但有些既非偏遠又非都會的「非山非市」地區,例如雲林、
              嘉義一帶,中上階段學校的教育設施相對不如都會地區,又無法獲得
              法定偏遠地區的補助,使得城鄉教育資源的差異益形懸殊。

                   就本研究的發現來看,國民中小學階段,城鄉之間主要是教師人
              力資源分配不均,在質量方面都有落差。自 1990 年代中後期以來,台
              灣中小學師資在多元培育政策與少子女化趨勢的雙重影響下,出現供

              過於求的過量培育現象,即使如此,偏遠地區仍然長期缺乏合格的中
              小學師資。不少人眼裡,赴偏遠地區服務猶如畏途,就算到任,也都
              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只要有機會,無不急忙請調。偏遠地區因而教
              師流動情形較為頻繁,找人替補亦較麻煩,長此以往,不僅年輕新進






                                                  544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