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309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l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基於上述,國家競爭力的決定因素
              包括勞動力數量與品質、科技運用與知識創新。
                   根據 Chen, Su & Hipel (2009),有三項與經濟有關的指標:成
              長競爭力指標(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 GCI)、企業競爭力指
              標(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index, BCI)和經濟自由指標(economic

              freedom index, EFI)。Fura, Wojnar & Kasprzyk(2017)指出,全球化
              與新科技發展帶來了不僅是社會生活條件的大幅改善,而且亦同時加
              大不同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差距。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諸如美國、

              加拿大致力於找尋提高其在全球競爭力的新途徑。這也給其他國家帶
              來更大的壓力,而必須重新調整本國的經濟結構,以便發展成為更具
              創新性並獲致成長和發展(Hérand, 2011)。
                   Potter(1990)指出,國家的繁榮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由策略
              的選擇而創造出來的,而且國家競爭力可被視為是透過每一個國家經
              濟的四項構成要素:因素條件(factor conditions)、需求條件(demand

              conditions)、有關的和支持產業之策略、結構及競爭(Herciu,2013)。
              根據眾所熟知的「波特鑽石理論」(Potter’s Diamond),在總體經濟

              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是:因素條件(factor conditions)(基本與進階因
              素之消耗)、需求條件(demand conditions)(買方的精進水準和市場
              規模)、有關和支持的產業(提昇競爭力之價值鏈活動)、公司策略、
              結構及競爭(如何管理與競爭)。在國際競爭的總體層面,Potter 提出
              二項額外的決定因素,諸如:政府(反壟斷、教育、補助)和機會(考

              量到一些不可預測事件)。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本質上端賴於上述個體
              經濟層面四項決定因素和總體經濟二項因素之間互動的品質,這是因
              為這種互動品質可以促進健康的企業環境,或者相反地,造成惡劣的

              企業環境(Liu and Hsu, 2009)。
                   還有,根據 Herciu(2013)的看法,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涵蓋
              二個向度(參考圖 4)。




                                                  308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