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P. 37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1. 加強適性輔導功能
國民中小學雖有輔導室之設置,但適性輔導的功能並未發揮。為
此,目前中小學校應積極推動適性發展的工作。首先,各項心理與教
育測驗的施測結果,都應進入學習歷程檔案,老師和學校也都應善盡
諮詢與溝通的責任,讓學生及家長了然於胸;其次,教師須了解學生
身心發展狀態之個別差異情形,並配合其認知與學習型態,進行適性
教學,尤其應注重個別化教學的精神;此外,如果考試不可避免,則
需調整考題的形式、份量與範圍,因勢利導,促成積極性的考試引導
教學,帶動教師活化教學,鼓勵學生多元發展。
2. 落實職業試探與進路輔導工作
國民中學還不到分化的階段,但需投入更多資源,以落實職業試
探輔導工作,以利學生選擇符合性向與興趣的升學進路,達到適性教
育效果。再者,後期中等教育階段之試探與分化功能,有賴審慎研訂
「共同核心課程」,不僅兼顧不同進路的學習需求,也能彈性促進適
性分流,為未來升讀高等教育,或邁向就業之路,奠定良好基礎。
3. 建構學生基本學力監測系統
中小學校如欲做好適性輔導工作,尚須分年段建構 12 年國民教育
之學生基本學力監測系統,一則長期追蹤、診斷、改善中小學學生之
學力發展情形,二則作為適性輔導之依據。
4. 強化學校行政權能
學生之學習,亦須學校行政系統之有力支援。可是我國中小學目
前的行政工作,普遍存在權責不明、士氣不高的問題,甚至出現所謂
的「行政逃亡潮」。建議立即客觀評估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之利弊得
失,從而建立權能相符、權責相副的校長遴選制度,讓校長能夠勇於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