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18

專題研究報告二

              邁向公義與卓越 ─ 台灣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另一方面,升學方式逐漸多元化。國中升高中,從早期的聯合招
              生考試,於2001年改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2014年改為國中教育會考,
              也採取「直升」、「直接登記」、「優先免試」、「免試入學」等方式,
              盡量減低升學考試的影響力。在高中升大學方面,1994 年採取多元入
              學方式,修正簡化後,包括以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為基礎的個人推薦甄

              試,以及傳統指定考科兩種方式。2006 年,採取繁星計畫的方式,讓
              偏鄉地區的學生能透過保送推薦的方式入學。上述的升學考試,在教
              改的過程中,考試科目、考題難度、評比方式,都持續有程度大小不

              等之調整。

              (四)提供適性課程,提升教育程度


                   中小學課程日趨多元化,九年一貫強調學校本位的課程,十二年
              國教則要求學校發展特色課程,特別是高中部分,配合學分制,減少
              必修,增加特色課程的選修,相較於過去只區分社會組與自然組,教

              育分流更為多元化,期使學生獲得適性的教育。
                   廣設高中、大學的結果,台灣人民普遍學歷提高。2017 年,15 歲
              以上人口,44.55% 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相較於 2005 年的 31.57%,約
              增加 13%。其中 11.22% 獲得專科學位,26.38% 取得大學學位,6.94%
              有碩博士學位。早在 2014 年,台灣 25-64 歲的人口中,獲得大專以上

              學歷者已有 43.7%,相較於先進國家只低於加拿大與日本(教育部統
              計處,2015)。惟以廣設高中大學之後,雖提高國人的學歷,卻也產
              生學歷貶值及學力不如學歷的教育品質問題。此一問題在少子女化的

              趨勢加劇之後,尤為明顯。


              二、對教改的檢討


                   然而,在教改推動過程中,受到諸多批評,甚至在四一 O 民間教




                                                  4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