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79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二章  師資培育




                   美國加州「未來教與學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2 年的教師人力分配報告揭露,7 位加州教師中,
              即有 1 位不具備教師合格證書;窮困學生及低學業表現的學生,比較
              容易接受不合格或沒有經驗教師的教導。2010 年該中心之教師分布報
              告又指出,低學業表現學生較容易受初任教師教導,且因教師工作市
              場萎縮,也更容易因區域差異而導致教師分布的不公平(Bland et al.,

              2010)。美國加州的經驗,其實跟台灣城鄉教師質量不均的問題,遙
              相呼應,教師市場供需不均,教師素質也不均,教師服務地域同樣不

              均,取得教師證書與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同樣都可進入學校任教,讓
              越需要合格教師教導的學生,越容易接受到不合格或經驗不足教師的
              教學,損害學生學習權益。
                   由於公費培育師資的制度,不足以解決偏遠地區教師缺質欠量
              的問題,存廢與否,恐須另行探索更為有效的策略。OECD(2014, p.
              40)「教與學國際調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

              TALIS)的結果顯示,韓國教師的五年輪調制度,讓需要優質教師
              的學校,都能獲得相當素質的教師進行教學,而此種將好老師調派

              到有需求的學校之教師人力配置,是達到教育公平目標的重要策略
              (Schleicher, 2012)。根據 Kang 和 Hong(2008, p.206)的研究,韓國
              之能吸引合格教師前往資源不足學校服務,在於該國在薪資誘因、教
              師升遷、較佳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可行設計。換言之,偏遠地區要留住
              好教師,當務之急是先改善當地的工作、生活環境,以及教師個人職

              涯發展的問題。


              三、師資培育地位邊緣化


                   政府為管制師資培育質量所採取的改革政策,包括師範校院的轉
              型、師資培育評鑑、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等等,雖然有效達到師資培育





                                                   65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