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6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一篇 因應科技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衝擊
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 4.0);至 21 世紀初,人類科技創新,
包括物聯網(IoT)、機器人、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引領出新
一代社會發展型態的超智能社會(Super Smart Society, 5.0)(Fukuyama,
2018)。
以上二個概念的提出,主要係日本與歐美國家對科技創新發展的
影響,著眼點與角度不同。歐美國家較偏重在產業界,日本則從整個
社會的角度出發,它不但要追求新科技在產業的發展,且力求強化產
業競爭力實現產業變革,也希望能提升生活的便利,實現舒適化社會
及解決當前社會所產生的問題。無疑的,「社會 5.0」的視野較廣,它
涵蓋的概念涉及整個社會,不但要求科技持續發展,而且顧及社會問
題的解決,而以創造、提升人類生活的舒適便利為目標。社會 5.0 的基
礎,在活用新一代資通技術,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人
等創新技術,引領社會轉型發展,也利用科技先進的發展,提高人類
生活的幸福,其命名充分體現科技創新發展引導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含
義,強調技術在為人所用,超智能社會以人為本。自「社會 5.0」的名
詞在 2016 年提出後,已逐漸普及於全球,近年來被輾轉引用,已成為
探討科技與社會發展的前瞻概念與思潮,逐漸成為社會上為人所知的
新詞彙。
這兩個發展概念或戰略思想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新近科技發
展下的產物,主要包括物聯網(IoT)、工業控制系統(ICS)、大數
據、人工智能(AI)及機器人等。它們主要的差異有三:一為著眼點
或角度不同。「工業 4.0」的思考偏重於產業界,主要著眼在經濟層
面,「社會 5.0」的觀念,則涉及產業界、社會問題的解決及人類的福
祉;二為製造文化和哲學的差異,一個源起於製造工業嚴謹的德國,
另一則為以人為本的日本社會。德國倡議「工業 4.0」,較著眼於經
濟,這與其製造文化和哲學有關。德國製造哲學的特徵在透過設備與
生產系統的不斷提升及優化,企圖使德國在全球製造業保持領先,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