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私立大專校院轉型與退場之
P. 157

專題研究報告四

            私立大專校院轉型與退場之政策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




                 近年來私立大專校院頻傳易主。如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三年前由怡

            盛集團接手經營後停招;興國由中信金接手改名中信金融學院,明道
            大學董事會由康林國際集團總裁擔任董事長,臺灣觀光學院由臺灣運
            動彩券接手,以及大華科大由敏實集團接手等。對於民間企業僅以數
            千萬元代價即可入主瀕危私校的作法,唐彥博批評是教育公共化的最

            大隱憂,政府應要求新董事會同時提撥相對經費給退場基金,勿讓大
            學淪為企業的私人培訓所(陳曼玲,2018)。
                 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表示,私校是非營利事業,是否能永續經營,
            要看有無足夠辦學資源,以及校務治理團隊是否健全。正派經營且財

            力雄厚的企業如入主私校董事會,可為陷入財務危機的私校帶來繼續
            經營所需的資源,並提供有效治理的策略方針。而觀察企業入主私立
            大學後發展好、壞都有,有轉型後註冊率年年百分之百,也有學校最
            後停辦。教團指出,有心辦學的財團是「捐資」興學,而以營利心態

            辦學的財團則是「投資」興學,兩者接手私校董事會的結果天差地別
            (聯合報,2019.9.17)。高教工會林柏儀表示,政府鼓勵私人或企業
            捐資給予私立學校辦學,應當避免企業直接介入校務,才能維持高等
            教育的公共性,最重要的是,倘若私立學校經營困難,要大幅刪減科

            系或退場,長年由政府補助與學生學費累積而成的校產,不能讓這些
            企業有介入的機會,或假借轉型、改辦其他事業之名,來掌握原本目
            的在於辦學的學校資產甚至掏空校產。李雅筑(2020)則指出企業在
            入主學校的過程中,引爆爭奪校產、無故解聘師資、或學生受教權受

            損等爭議案例,讓企業辦學蒙上一層灰,使社會大眾極度不信任。
                 某國際集團 2019 年 4 月中入主明道大學董事會,全國私校工會提
            出疑慮,據媒體報導,就此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法令並未規
            定私校董事長一定要從事什麼行業,針對私立大學董事或董事長,教

            育部主要是針對程序和資格進行監督,如董事相互間有配偶及三親等
            以內血親、姻親之關係者,不得超過董事總額 1/3 等,學校報核時,




                                                128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