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36

專題研究報告二

              邁向公義與卓越 ─ 台灣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台灣經濟趨於好轉(邱維誠,2013,頁 8),間接也讓薪資固定的教師
              工作不具誘因,惡化教職的吸引力。

              3. 公費師範生的任教意願受到質疑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曾經提到:


                   師範生長期受到過度保障的結果,缺乏競爭及學習激勵,教育
                   專業精神未能提升,造成師資素質未臻理想(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頁 46)。


                   這是因為公費制度保障就業,師範生不經過考試即可分發成為合
              格教師,無須計畫未來,求學、謀職都缺乏動機,自然影響師範生的
              心智成長(張春興等,1989,頁 24),使得原先用以加強師範生專業
              精神的構想,並未收到預期的成效,反而影響師範生對教師角色的認

              同,教育熱忱與日遞減(張春興,1983,頁 23-26)。尤其當時我國
              經濟起飛,運用公費來完成學業者,已較過往為少,教師工作並非理
              想的職業出路,也限制任教意願(王家通、吳裕益,1984;熊瑞梅、

              紀金山,2002,頁 216;劉春榮、吳清山,1997,頁 75;劉興漢,
              1990)。
                   然而,即使師資培育多元開放之後,師範院校自費學生的任教
              意願,仍有越高年級越往下降的現象,這或跟任教意願與理想的現實
              化有關,進入師範教育越久,看法即越趨實際(劉春榮、吳清山,

              1997,頁 74)。此一現象顯示出培育一位願意教、樂意教的師資,關
              鍵須考量整個師資培育歷程的設計,且在取得教師資格的出口進行管
              制,亦即,入口端的多元選擇,不保證一定就能維持或提振師資培育

              學生(簡稱師資生)的任教意願。








                                                  22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