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70

專題研究報告二

              邁向公義與卓越 ─ 台灣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師資生的素質。
                   政府對於師資生素質的管控,採取競爭性人才培育與經費補助方
              式,如「卓獎計畫」、「推動師範校院轉型發展補助要點」、「師資
              培育精緻特色計畫」、「精進師資素質計畫」等,用以激勵師資培育
              之大學吸引優秀師資生,確保並提升師資培育品質。然而,相關政策

              的成效,卻欠缺具體細緻的分析(黃嘉莉,2017),僅就經費使用項

              目與計畫成果進行表面式的檢核,究竟是活絡大學師資培育的運作,
              或是分散大學強化培育的能量,已遭受質疑,對於實質的培育恐有適                                                                         1.師資數量飽和卻未解偏遠師資匱乏問題
                                                                                                                    根據取得教師證與公立學校代理代課教師數量來看,教育部《中華民國師資
              得其反之虞(謝卓君,2016)。也就是說,競爭型經費的補助是否能
                                                                                                                培育統計年報》顯示師資培育數量呈現超量的現象。如表 2-19 所示,自 2000 年
              夠帶來有素質的師資,必須考量大學內部是否有足夠的能量,以及大
                                                                                                                開始,每年培育師資數量已經達到 11,384 人,且逐年上升,以 2005 年取得教師
              學外部環境的變化,獎補助的經費是否具有「鯰魚效應」,足以激勵                                                                    證數量最高,達到 18,726 人為高峰,然後快速下降,2010 年為 7,038 人,2017
              師資培育機構不斷向上提升,仍有待驗證。                                                                               年為 4,839 人。與此同時,每年取得正式教職及代理代課機會的任教率,亦從 2000
                   要言之,台灣師資培育政策,應以確保及提升師資生素質為共識,                                                                年之 80.89%,快速降至 2003 年之 70.89%,然後在 2005 至 2017 年間,任教率

              政府施行的競爭性經費補助,亦應以確保及提升師資生素質的機制為                                                                    皆低於三分之二,這意味著近年每培育 3 位師資中,就有 1 人因為師資供過於求
                                                                                                                的關係,無法取得教職。然而,即使每年都有不少取得合格教師證的「師資儲備
              標的,著眼於師資生的真實表現,而非形式化的表面數據,讓師資培
                                                                                                                人員」,找不著教師工作,甚至到處流浪,但偏遠地區的師資,不論在質在量都
              育機構不斷激發師資生學習,鼓舞師資生補齊不足之處。如此方能在
                                                                                                                有不足的問題,卻還是一直積延無解。以下就教師流動情形及代理代課教師比
              培育歷程中即已提升師資生素質,而非等到教師資格考試或教育實習                                                                    率,說明城鄉師資的質量不均現象。
              時,才提供師資生精進的機會。否則,教師專業素養導向的師資培育
              政策,仍只是換湯不換藥而已。                                                                                    表 2-19  教師證發證年度與任教情況
                                                                                                                                                 任教
                                                                                                                教師證發       取得教師證                                 師資儲備          任教率
              二、城鄉教師質量不均                                                                                         證年度          人數         正式教師        公立學校          人員            %
                                                                                                                                                     代理代課
                   計畫式公費制度年代,師範體系保障台灣整體教師素質具有相當                                                                   1997         999         719           7          273        72.67
              水平,然而,偏遠地區學校合格教師數量仍然不足,使得教師素質較                                                                      2000       11,384        9,058        151        2,175       80.89
              都會地區學校教師低。但在多元培育的年代,充裕地培育仍無法解決                                                                      2003       17,693       11,339       1,203       5,151       70.89

              偏遠地區學校教師質量不足的問題,即使沿用公費制度,但城鄉教師                                                                      2005       18,755        8,839       1,195       6,303       63.63
              質量仍有不均之虞。                                                                                           2007       13,319        6,105       1,390       5,824       56.27

                                                                                                                  2010        7,038        3,545       1,124       2,369       66.34
                                                                                                                  2015        4,291        1,241       1,370       1,680       60.85
                                                  56
                                                                                                                  2017        4,839        945         1,700       2,194       54.66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8),頁 104。


                                                                                                                    2.偏遠地區教師流動率較高
                                                                                                                    根據監察院(2016)的調查結果,如表 2-20 所示,2015 年度一般地區國小
                                                                                                                教師數約 85,801 人、國中教師數約 46,370 人,其中 2014 年度申請教師調動介聘
                                                                                                                成功者,國小有 2,245 人、流動率為 2.6%,國中有 808 人、流動率為 1.7%;另
                                                                                                                偏遠地區學校,國小教師數約 12,812 人、國中教師數約 5,765 人,其中申請教師
                                                                                                                調動介聘成功者,國小有 1,073 人、流動率為 8.3.%,國中有 335 人、流動率為
                                                                                                                5.8%。由此可知,偏遠地區教師流動率明顯高於一般地區學校,留才不易。而流
                                                                                                                動率較高,表示教師更換較為頻繁,所以偏遠地區的師資很有可能教學年資較
                                                                                                                淺,年紀較輕,人生經驗和教育專業的發展,都比較不成熟,連帶影響學生的學
                                                                                                                                                   41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