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P. 43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為因應產業類別、職業能力、群科特性及實習需求,技職校院或可實

            施多學期制,例如每學年三學期,也不限定高職三年或大學四年畢業,
            賦予更大彈性,跟產業更緊密結合,透過類似前述之雙元制職業教育
            訓練,建立零存整付、多次進出之制度,以應產業及個別學生所需,
            畢業即就業。




                                           肆、結語



                 綜上析述,有人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距實現「公義」的目標還
            有多遠?與「卓越」之間的距離又有多大?
                 從實證資料顯示,我們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確還有很大的努
            力空間;要縮短與卓越之間的距離,也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此,我們要特別強調:「公義」與「卓越」是學校教育追求的
            一體雙重的目標,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確具深遠而實際的意義。教育政
            策的制訂,這二者都應兼籌並顧,同等重視。不應為「公義」而輕忽「卓

            越」,也不應為「卓越」而犧牲「公義」,否則,學生將無法獲得適
            性發展的教育機會。如果我們的社會容許平庸教育與非公義的菁英教
            育同時並存,這對國家整體發展絕對不利。
                 前述三大教育發展危機中,「社會階層再製」係屬公義問題。雖
            然,我們出生的家庭有貧富之分,居住的地區也有城鄉之別,而人之

            身心狀況亦有個別差異存在,並非真正生而平等,要實現社會公平正
            義誠非易事。但在教育上,從政策與措施著手,縮短貧富與城鄉之差
            距,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並非不可能。民主社會以實現社會公平正

            義為核心價值,我們教育工作者應以此為努力目標。
                 「教育品質平庸」則與「卓越」密切關聯,不但攸關個人發展,
            更影響國家整體競爭力。實證資料顯示,我們各級教育的品質都在消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