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P. 41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國家人才之培育,尚須向下紮根,基礎若能穩固,高等教育階段

            的工作不論多麼艱鉅,通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水到渠成。舉例來說,
            隨著數位科技、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未來絕大部分的就業市場,都
            需要某種程度的數學和科學知能,故由美國領頭推動,冶科學、技術、
            工程、數學於一爐的 STEM 跨學科課程,乃大為風行。如中國、香港

            之踵事增華,所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說法,堪稱寫照。
            各級學校的 STEM 課程,旨在打破傳統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學
            科界線,通過跨領域的動手實作,而非知識記誦,以完成學習,因此
            教師中心的課堂教學,以及智育取向的應試教育,皆快速退位,取而

            代之的是問題取向的思考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問題,發現
            問題,解決問題,以培養批判和創新能力。雖然十二年國教 108 新課
            綱已對中小學跨領域自主實作學習多所提示與鼓勵,惟各級學校及教
            師能否切實執行,教育部應積極支援,並嚴予追蹤輔導,勿流於形式。


            2. 推行「個別化」教學,並培養創新人才

                 當年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與韓國,也都認為資訊通訊技術
            (ICTs)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將改變未來的工作型態與人力需求,
            影響未來人才培育的方式,故須及早研究改革傳統的「集體教育方
            式」,轉而推行「個別化」的教學。至於跨領域及創新人才之培養,

            應重視未來個人就業和國家永續發展的關鍵能力。面向新時代,須有
            新作為,我國的中小學教育,至有必要急起直追,迎頭趕上。重點包
            括:中小學校依學生發展程度,或分科,或融入數位科技、人工智慧
            之相關教學,循序開設鍵盤、輸入法、互聯網、運算思維、程式設計、

            電腦輔助動畫製作或設計軟體等課程,提升學生數位學習及創意思考
            能力。同時,中小學校也要教導類似 STEM 的課程,理科如此,文科
            亦可嘗試,協助學生掌握跨學科、跨領域的元素與要件,再加上連通
            國際的必要素養,如國際觀、英外語能力等,以增進學生勝任時代變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