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18年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結論與建議
P. 26
繁榮與進步:教育的力量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 The Power of Education
程度的管制與阻礙逐漸解除,除了應設法留住本國人才,亦須爭取先進國家的
人力資本與實質資本。因此,建議政府儘速建構正面積極吸引人才的誘因機制
及優質環境,全面性盤點且檢討留學、移民、退休、租稅及社會福利等層面相
關的人才政策,建立更有彈性的薪資審查門檻,訂定更開放的交換學生制度與
移民法規,推動有助吸引外來人才同時留住我國人力資本的政策,以有效補足
產業創新及發展所需人才缺口。
三、學用配合:學校與企業共同承擔人才培育的社會責任
學校教育面對快速的產業結構變化與產業技術更新,又受預算限制與僵固
制度束縛,難有足夠資源不斷更新設備、課程與教材,教師的專業知能亦無法
跟上產業發展的腳步,產生學用之間的落差,是難以避免的。德國、瑞士和法
國等西歐國家一直堅持「產學合作」策略,採行若干措施如產業界參與技職學
校課程規劃,提供課程調整意見;產業界委託學校研發技術,藉以充實學校經費;
建立學校教師與業界師傅交流機制,並提供學生實習,由師傅嚴格指導,採「工
作單」評量方式,以提升學生實作力。凡此均已證實對縮減學用落差頗具成效,
也成為其他國家仿效的對象。我國早已引進其制度與措施,但實施成效一直未
見彰顯。
產業界對人力「供需失調」與「學用落差」問題遲遲未能解決,早已抱怨
連連,近來更直接提出「缺才、缺工」訴求,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也
是本次國際研討會討論的焦點。產官學界代表對此議題的立場雖有差異,但基
本上對問題理解和解決策略仍有高度的共識。綜合會議中的共識,提出下列兩
項結論和三項建議。
結 論
( 一 ) 檢討改進「產學合作」實施成效
1. 與會人士對我國引進西歐國家「產學合作」的制度與措施未見成效,
咸認係因制度面與執行面未能落實所致,同時也認為此又源於產學雙
方未建立積極的合作觀念與態度。
2. 至於責任歸屬問題,與會者均承認產學合作、學用配合要落實並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府、企業與學校都有責任,同時強調產官學研四
方面必須不斷相互溝通,增進彼此瞭解,才有利於推行,獲致互蒙其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