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消息
- 12/11/2017
- 回上一頁
記者會全程播出影片----基金會
國民中小學教育品質民意調查
(四)
校務運作品質滿意度調查
新聞稿
本次校務運作品質滿意度調查關心的主要議題,一是學校治理與校長權責,另一是中小學校務運作品質的相關議題。主要調查發現說明如下:
一、 校務多元參與已成共同期待,但仍認為校長需負完全責任
校園民主化風潮下,家長與教師參與校務運作已成常態,受訪民眾有75.7%認為校長在學校領導中是合議的委員,認為校長是「機關首長」的只有15.5%。
受訪民眾雖然不認為校長是機關首長,主張校務經營應共同參與,也理解到共同參與會讓校長校務領導不易施展,但卻有51.5%的受訪民眾仍認為校長需為學校的發展和辦學的成效負完全的責任,也有50.6%認為校長在議會審查預算時應列席備詢,不能由教育主管機關代表。難怪校長在校務經營常感嘆自己「有責無權、赤手空拳、委曲求全」,一不小心得罪家長、老師或議會,就會落得「屍骨不全」。校園民主化後,多元參與決定、校長遴選制度、議會備詢,常讓校長處於夾縫中,進退維谷,有志難伸,現代社會要成為好校長,實需高度能力與智慧。
受訪民眾期待學校的教師組織(63.7%)與家長會(53.0%)是校務運作的助力,所以希望教師組織及家長會能站在教育專業的立場,協助校長領導學校發展。
二、 國中與高職辦學評價不佳,校務運作主要項目滿意度不高,「學生管教」滿意度尤低;對校長表現評價則屬中上
受訪民眾對國小辦學的滿意度最高,達63.3%,其次為高中,達51.4%,國中(48.6%)與高職(45.1%)的滿意度則均未過半。其中國中辦學的不滿意度最高,接近三成(29.7%)。
更進一步詢問受訪民眾對校務運作主要項目的滿意度,結果發現對應學校處室工作的核心項目「學校設備」(40.3%)、「學生輔導」(40.2%)、「教學安排」(39.0%)滿意度都未過半,而「學生管教」(34.8%)滿意度更只獲得三分之一強受訪民眾的肯定。
問及受訪民眾若為子女選擇學校,比較重視的因素,「學生的多元學習發展」居首,有77.6%的受訪民眾選擇此因素,其次是「學生的行為常規」(65.9%),對比前題,民眾對校務運作主要項目滿意度最低的是「學生管教」(34.8%),關於「學生行為常規與管教」,學校在回應社會與家長期待上,還有不少待努力的空間。
相較之下,對於國民中小學校長各項表現的評分,則都在中上(3-4分,滿分5分),其中「能帶領學校進步」(3.44分)評分最高,最低則是「能關心學生」(3.20分)。
三、 教師考績應忠實考核、賞罰分明,才具有激勵作用,並立法規定教師應定期輪調
教師考績除非請假過多或有重大缺失,對幾乎人人甲等、通通有獎的教師考績制度,有66.2%的受訪民眾不同意此能激勵教師服務熱忱,從事教育工作的受訪民眾不同意的比例(77.0%)高於非從事教育工作者(65.9%)。熱心、用心於教育工作的老師其實不少,如何讓這些老師的付出被肯定,不讓教育工作只是「良心」事業,有賴建立更為公平的教師考績評核制度。
在日本及韓國,教師被視為公務人員,需定期輪調,這麼做的原因是讓老師能接觸不同社區文化,教導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確保偏鄉也能有優秀的師資,促進校園人力活化,並避免少部份資深老師妨礙校務革新,或是校園內的固有派系妨礙學校運作。調查受訪民眾,發現有57.1%表示同意立法規定教師定期輪調,家有小孩就讀國小或國中者贊成比例更達62.8%。當然,國內討論教師輪調制時,也有人認為教師頻繁調動不利校務經營與教學深耕,若真要立法規定教師定期輪調,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本次調查的時間為2017年11月26日(週日)至11月28日(週二)。本調查以電話號碼簿建置電腦資料庫,在各地系統抽樣並進行電話訪問。有效樣本數為1,070人,在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值為正負3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報導:
國中小校長難當 教團:權責不相符---台灣醒報調查:國中小校務運作滿意度未過半---中央社
國中小校長做事綁手綁腳? 52.7%民眾認為受家長會牽制 ---自由時報
調查:國中與高職辦學評價不佳,學生管教滿意度最低-HiNet新聞網
調查:國中、高職辦學滿意度不到5成----蘋果日報
黃昆輝教育基金會民調 校長有責無權的矛盾狀態----PC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