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18年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結論與建議
P. 21

2018 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結論與建議
                 2018 I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 明訂一定比例保障弱勢生進入公立大學就讀

                             教育是促進社會流動的一種重要功能,為達成社會公平正義的目標,
                             政府應透過有關弱勢教育者升學輔導相關辦法之增修,明訂各大專院

                             校於年度招生時,提供一定比例名額予弱勢教育者,增加其接受高等

                             教育之機會。
                          2. 重新檢討教育經費編列的合理性

                             重新檢討國民教育經費分由地方政府編列的合理性問題,並就中央與

                             地方權責交換進行可能性探究,讓所有國民享有同樣的教育資源;同
                             時透過相關稅法的修訂,以教育部所屬學產基金為基礎,結合企業

                             界、民間團體、宗教團體之力量,廣設弱勢家庭學生助學基金,提供

                             就學期間必要的經濟資助。
                          3. 全面實施國教往下延伸之教育政策

                             為追求更公平與卓越的教育,政府教育部門應依據少子女化之社會事
                             實,在國中小友善空間資源的條件下,以幼教義務化為施政目標,逐

                             年將國教往下延伸,以符應「教育的公平程度與國家長期資源發展與

                             競爭力具有高度相關,教育政策應以早期學前教育為優先」之發展趨
                             勢。


                 (二)盤整全國高等教育的合理配置

                      面對高等教育過量發展之問題,政府應重新檢視與規劃未來高等教育的政
                 策走向,將政策焦點從教育擴充發展,轉向教育品質的改進,藉此減少學生個

                 人教育成本累積、高失業率風險、薪資成長壓縮等壓力,以及遏止國家教育資

                 源過度被稀釋甚至造成浪費之問題,進而為培育教育與職業學用相稱且適才適
                 任的專業人才。其具體作為可包括:

                          1. 合理調整高教規模

                             透過現有公私立大專院校的座落區域及辦學績效表現,進行「持續開
                             辦、輔導轉型、獎勵退場」之規劃。

                          2. 配合產業經濟發展,力行計畫教育機制

                             政府教育部門應因應新的產業趨勢,如 ICTs、AI、文創等,或結合
                             中央與地方經濟產業之需要 ( 例如 5+2 創新計畫產業 ),透過計畫教

                             育之投資,配合學校辦理型態與系所的調整,以深化高教與產業的直
                             線聯結;此外,政府與大學也應適度提高學生畢業門檻,強化學生外

                             語與跨領域學習之能力,以提升人才的國際化、多元化與卓越化。


        1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