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19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一章  緒論





              改遊行十年後的 2003 年,100 多位大學教授提出「教改萬言書」,細
              數歷年教改各項問題與缺失,包括自願就學方案、建構式數學、廣設
              高中大學、消滅明星高中、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課程、教科書、多元
              入學、廢除高職、教授治校、補習班蓬勃發展、教師退休潮、流浪教
              師等(教改萬言書)。

                   他們認為,教改有幾個問題:(1)政治化的問題,標榜「反集權、
              反權威」,企圖用政治手段解決教育問題,是教改問題的根源。(2)
              民粹化的問題,以「打倒升學主義、減輕升學壓力」、「把每一個人

              帶上來」、「校校是明星,人人是英才」的美麗口號訴諸群眾,卻未
              能回歸追求優質教育的本質。(3)落實的問題。教改行動方案林林總
              總,沒有試辦直接上路,問題叢生,一變再變,讓基層教師窮於應付。
              最終,課程鬆綁減少課程內容,刪減授課時數,非但未能減輕學生升
              學壓力,反而降低學生素質 ( 教改萬言書;周祝瑛,2003)。

                   萬言書的主要論述是,政治正確,卻忽略專業與配套;強化普及
              教育,卻斲喪優質教育。於焉,要求檢討十年、終結政策亂象;透明
              教育決策、尊重專業智慧;照顧弱勢學生、維護社會正義;追求優質

              教育、提振學習樂趣。
                   除了教改萬言書之外,也有教育專業人員提出檢討。吳清山
             (2006)曾指出教改的四項問題:(1)缺乏共識、忽略基層意見;(2)
              缺乏證據、未能檢討成效;(3)不夠穩健、未能緩慢漸進;(4)缺
              乏專業、政治凌駕專業。

                   朱敬一(2014)則認為教改的主軸是人本主義,希望以學生為主
              體,反對為經濟或社會目的而限縮學生的受教權,廣設高中大學、延
              後分流篩選都是從這樣的思維而來的,也就是說不要學生去擠升學的

              窄門。於是想方設法,讓「出題簡單化、組距模糊化」,讓「窄門的
              位置看不清楚」。此種思維看似合理,擎著快樂學習、尊重學生的大
              旗,義正辭嚴,難以反駁。然而,此種思維卻與國人傳統中「望子成龍、




                                                    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