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36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一篇 因應科技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衝擊





              需講求務實致用、重視審時度勢、強調符合時需地釐清對應的產、職
              業和所需職能,並重用「向後設計、向前實施」模式。
                   Schwab (2016)在《第四次產業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名 4IR 或產業 4.0)書中論述當今是物質、數位和生物世
              界之間邊界模糊的時代,所以他說相對於 1700 年代第一代產業革命

              的重心是蒸汽機、1800 年代第二代產業革命的重心是電氣、1900 年
              代第三代產業革命的重心是電腦化、當今第四代產業革命的重心是連
              結(connected)。而驅動第四次產業革命的科技主要是:人工智慧、

              區塊鏈、新運算科技(如量子電腦)、虛擬實境、生物科技、機器
              人、3D 印刷、創新材料、物聯網以及能源捕捉、儲存和傳輸。例如,
              Armstrong (2020)指出自 2010 年以來,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存量成長
              了一倍以上。同樣,工程和機器學習方面的創新也預示在未來五年中,
              機器人將在服務業中被加速採用。估計到 2030 年,全球將有多達 2,000

              萬個製造業工作人力可能因機器人化而被替換。此一估算中 90%以上
              的工業機器人安裝在下列國家:歐盟、美國、日本、南韓、澳洲、中國、
              台灣、泰國、墨西哥、印度、加拿大、新加坡、巴西、土耳其和馬來

              西亞。
                   Fleming, Clarke, Das, Phongthiengtham 和 Reddy (2019)有關新科
              技如何轉化工作任務的研究,則發現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只有少數工
              作會消失但是所有工作都會發生變化。從根本上改變的工作方式如下:


              (一)任務正在人與機器之間轉換,但是變化還小

                   每個職業平均 18,500 多項工作任務(tasks)中,在 2010 至 2017

              年間只減少 3.7 項,其中更適合機器學習的任務(如排程、證照查驗)
              減少 4.3 項任務;在不太適合機器學習的任務(如設計、產業知識)則
              減少 2.9 項任務。亦即,任務較可能由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完成的工作






                                                   35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