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2020年報
P. 84

教育出版篇














               是人才的培育、教與學的改變,都需                                 「厄比墨修斯型」人的到來,教育現
               要集結各方智慧,透過創造與協商描                                 場或教師應該更重視學生的獨特性;

               繪對未來公民培育的想像。2020 年適                              第二章由近代教師角色的轉變,從培

               逢新課綱實施一年,本會與中國教育                                 育學生自主學習等目標延伸探討新空
               學會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等                                 間規劃的原則,企圖使學習者能在學
               單位,共同策劃以「培育未來公民 -                                校空間中更具能動性;第三章詳細描

               有力學習與創新教育」為書名,探討                                 述國中小學校的教學實例,分享翻轉

               新課綱下的有力學習與創新教育的概                                 學習與自主學習實踐的經歷及矛盾,

               念、方法,期許促成國內教育制度的                                 協助教育工作者及讀者對學校教育方
               改變、教育人員的省思,共同以培育                                 法及目標,從不同教育觀下進行省

               優質的未來公民為目標邁進。                                    思;最後則從人權教育及高等教育等
                                                                議題切入,帶領讀者思考人權的重要
               二、特色                                             性及如何激發學習者具有在地全球公


                     本書共規劃未來公民的圖像與養                             民意識,使學習者能具有終身學習的

               成、教育領導與行政規劃、課程與教                                 自覺。本會相信在培育未來公民的有
               學實踐、及未來公民的新興挑戰與教                                 力學習與創新教育過程中,教育的目

               育機會等四大章節,各章內各自收錄                                 的與育才的功能將持續於不同的時空
               二至三篇專文。全書共九篇論文,分                                 脈絡中持續轉變,本書的九篇論文不

               別由不同觀點與主題切入未來公民的                                 僅帶領讀者再思的教育理想前景,更

               培育內涵,提供讀者從多元的角度,                                 期盼教育人員也能終身學習,並於不
               瞭解有力學習下的哲理、目標、課程                                 安、複雜與難以預測的時代一同重繪

               教學、師資、空間等,分析與描繪新                                 教育藍圖。

               世紀的公民圖像。
                     全書各篇作者分別來自國內專

               精教育哲學、政策、課程與教學等領

               域之專家學者及教育實務工作者。
               第一章從 Peters 的觀點及 Illich 的理

               論,探討如何運用美學理論,培育未
               來公民成為自由人。同時社會為因應




                                                                                                                 77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