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909-邁向公義與卓越-臺灣教育發展危機分析與對策封面-17x23cm-印刷
P. 32

專題研究報告二

              邁向公義與卓越 ─ 台灣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 師範精神的政黨意象
                   盱衡歷史發展與各國經驗,所謂「教育國之本,師範尤尊崇」、

              「師範教育乃精神國防」、「良師興國」等說法,相當貼切地描繪了
              過去師資培育與國家發展的緊密關係。相對的,也讓師範教育不僅在
              制度上、組織結構上、更從課程與活動中,展露國家對於師資培育的
              期待(湯梅英,1995,頁 321)。從新韋伯論的觀點而言,國家介入專

              業的發展是有其價值取向的,特別是在確保社會權益方面,國家的介
              入有助於建立專業權威,並在資訊不對等下保障消費者權益(黃嘉莉,
              2008)。因此在國家介入的觀點上,師資培育機構負有培育國家保證
              的師資之責。如此,獨特的培育師資環境遂廓然成形,特別是教師專

              業必須在獨特環境中涵養,才能培養教師的專業精神、知識和技能(劉
              興漢,1990)。是以,在戒嚴時代,掌控師資的培育歷程不僅有利人
              力培育,也有利國家發展,塑造師範體系形同國家機器的印象。
                   探溯《師範教育法》修法歷程,可知教育官僚與師範體系是站在

              同一陣線,教育官僚對師範一元化的主張,將師範體系視為黨國政治
              系統的一環,符合以國家為中心的集權統治需求,但這樣的制度,並
              未處理師資來源不足以及師資流失的問題,僅著力維繫師範體系主導
              師資培育市場的權力(紀金山,2002,頁 71)。教育官僚所代表的國

              家意識,視師範教育為國家之精神國防,充分顯現其保守性,無法順
              應社會多元開放的潮流,因而加重了社會對於師範專賣的印象。受訪
              者提到:


                   政治的因素是這樣的……因為在整個體制下,要改變教育結構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師範整個都廢掉,在這樣的情況下,精神國
                   防這種就不會存在,所以當初立法院黨團裡面他們大概有這樣
                   氛圍。(AP2L17)







                                                  18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