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P. 32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


                 較諸一般地區,甚或都會地區,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通常有三

            項不足 : 一是教育經費不足;二是教育人力不足;三是教育建設不足。
            首先,關於經費不足的問題,莫說偏遠地區,一般地區及都會地區也
            經常叫窮,可是比較起來,財務最見窘困的,還是偏遠地區。這是老
            問題,其實以台灣幅員之緊湊,工商業又那麼發達,長期以來一直存

            有偏遠地區比較窮困的事實,多少貽笑大方,為政者允宜以恥辱視之,
            有為的政府更應以弭平城鄉差距為己任,不僅不宜動輒「中央請客,
            地方買單」,讓已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雪上加霜,更應勇於擘劃合
            理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及相關配套,以應地方配置人力、物力資源之所

            需。

            2. 支援偏遠地區教師人力

                 再則是教育人力不足的部分,我國城鄉的教師質量,一直不夠均
            衡。偏遠地區的中小學,不但教師異動率高,代理代課教師比率高,
            年輕經驗不足的老師比率也高。當地的學生,經常換老師,學習何能

            穩定,品質何能維持,弱勢的狀況只好一代接過一代。政府為了解決
            是項問題,訂有公費師資培育制度,以及各種支援偏遠地區教師人力
            的政策,可惜效果有限。以現行部分公費生來說,有的不願赴任,有
            的無意留任,有的工作態度不佳,大家得過且過,虛擲不少公家資源。

            建議主管當局嚴謹檢討公費師資培育制度,並打破陳年往例,有效修
            訂支援偏遠地區教師人力的可行誘因。

            3. 加強「非山非市」地區的教育建設

                 至於教育建設不足的問題,雖然教育部訂定《偏遠地區學校教育

            發展條例》,並依「偏遠」的標準給予邊遠地區學校額外補助,但有
            些學校既非符合偏遠標準,得不到偏遠地區的優惠補助,卻也沒有都
            會區學校的資源優勢,成為教育界通稱的「非山非市」學校。針對這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