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175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主要有法律學、建築學、醫學、拉丁希臘語文、修辭學、數學和機械等,
強調理論與實際的配合,以切合生活的特殊需要(李奉儒,2000a)。
二、傳統大學的理念
中世紀的歐洲有四方遊歷的學者,有些會聚集一起生活而形成團
體,形成中世紀大學的前身。這些學者彼此之間不一定有嚴格的區分,
亦即教師和學生的身分並不是固定的,且地位是相等的。這種特質說
明了其時的大學只是一種「學術機構」或「研究機構」,而不是「教
育機構」(田培林,1976:538-539)。由於各地的政府和教會對於這
種學者形成的學術兼生活團體給予種種方便,使得大學在中世紀末期
在歐洲普遍地建立起來。其中較具里程碑意義的是義大利 Bologna 大
學、法國 Paris 大學和英國 Oxford 大學等,直至近代的 Berlin 大學。
Bologna 大學成立於 1088 年,注重法學的研究。較為特殊之處是,
其主體是由學生所組成的「行會」(gild),因此,大學的權力是由學
生所執掌的,亦即由「學生行會」管理學校和教師。這種方式對於西
班牙及其在拉丁美洲殖民地的影響很大,使得迄今的拉丁美洲國家之
大學中,學生仍能擠身大學最高階層的管理委員會;再如德國於 1948
年成立的柏林自由大學,特別強調大學自治權,也容許學生參與各項
委員會,並共決大學行政(楊深坑,1999:59),可說是都有 Bologna
大學的遺風。
法國國王對於聚居在巴黎 Sorbonne 區的各國遊歷學者,提供飲水、
麵包和住宿的地方,並任他們在林間或空地聚會講學,後來才逐漸供
給圖書設備和講學場所,而於 1200 年形成一所國際性質的 Paris 大學
(田培林,1976:525)。Paris 大學對於哲學和神學有著成就較高的研
究,其主體是由教師所組成的「行會」。
原本留學 Paris 的英國籍教師和學生陸續遷回英國 Oxford,並於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