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232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二篇 培育成熟民主社會的公民素養





              為「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並揭櫫「精緻、創新、公義、永續」
              為主軸精神。筆者當時負責 10 個重大中心議題的第一個議題「現代公
              民素養培育」研析工作與大會報告。巧合的是,這兩次會議在不同時
              期都標榜著「新」字,而且均將公民素養培育立於重要定位,這凸顯
              了每一個時間點,都有其新舊的延續性與再反思的可能性。此外,公

              民素養培育可謂緊密鑲嵌於社會脈絡中,因而新世代的公民素養,是
              否因著 2010 年之後迄今的 10 年,伴隨著台灣與世界相互影響的快速
              變遷,展現不同於以往的獨特新需求,亦頗值探究。

                   由於不同時空對於公民素養培育有不盡相同的界定,在台灣邁向
              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脈絡中,筆者對其意涵乃延續前述全國教育
              會議的界定如次:


                   一是彰顯現代公民觀而非傳統公民觀,亦即現代公民含括政治、
                   社會、文化、經濟等多元面向,不是僅限於政治單一面向。二
                   是公民係採廣義界定,在空間上包含公共、私密甚而虛擬領域,
                   而在時間上則包括公民養成階段與成為公民階段,亦即統稱為
                   學習者。三是公民素養是破除學術與學科導向的思維方式,強
                   調以人為主體,面對現代社會中重要課題之際,由人與己,人
                   與人,人與社群 / 實際或虛擬社區,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真善
                   美的理念等,加以層層外擴並成螺旋式的發展。四是現代公民

                   素養培育是強調開放、多元與批判的精神,而不是教條或意識
                   型態的介入與灌輸(李琪明,2000)。


                   本次會議強調成熟民主社會的公民素養,基於前述公民素養培育
              的意涵之外,是否需展現不同的樣態或重要元素呢? Johnson & Morris

              (2010)曾提出公民教育的三種型態:第一種著重個人責任的公民
              (personally responsible citizen),以紀律為主,強調良好態度與順服

              法規與政策,以及有責任或公德心的行動,目標為培育社會適應良好




                                                   231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