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7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407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指稱,我們固有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模式,似乎並不足以應付這些風
              險與挑戰。極需有教育上的變革,來幫助敏覺問題與需求、關注科技
              與社會的共生演化、激發生命反思與意識覺醒,藉由提供清晰的見解,
              來幫助判斷、選擇與決策,帶動行為的節制與風險的管理。換言之,
              需要有新的教育視野、內涵與方法,來培育全球風險世代所需人才,

              使之能積極回應環境、社會、經濟的永續發展方向,對抗生態、氣候、
              政治、經濟、健康、倫理與社會等全球風險的挑戰。



                         參、再思未來教育與能力架構的規劃



                   自 20 世紀末葉以降,重要國際組織與教育文化機構就已開始研議

              知識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全球人才競爭議題,紛紛投入規劃迎向 21 世紀
              的教育願景與人才培育的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1998 年國際教育
              會議中,率先提出了「教育四大支柱」(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
              學習知的能力(learning to know)、學習動手做(learning to do)、學
              習與他人一起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及學習實現自我(learning

              to be),作為培養面對未來、因應變遷必備能力的基礎(參見
              UNESCO, 2014)。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為因應 PISA(國際學生能力
              評估計畫)之推動需求,自 1997 年開始即開始著手關鍵能力的定義與

              篩選,進行 DeSeCo(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研究計
              畫,並將所發展的重要能力區分為三大類,即:善用多種工具(如語言、
              科技)與環境有效互動的能力、與異質團體不同背景的人互動的能力、




                的作者,透過《人類大歷史》一書概覽了人類的過去、《人類大命運》討論生命的
                遠期願景後,2018 年進而出版了《21 世紀的 21 堂課》,透過對當下世局變幻與社
                會趨向的批判檢視,來探討當前最大的挑戰與選擇,重新反思教育的內涵、心靈的
                探索與生命的意義。




                                                  406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