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0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410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三篇 厚植國際化趨勢下的國家競爭力
力分類方式、修辭上及對基礎知能的界定有些差異外(參見表一),其實都出現一些共 無論如何,近二十餘年來,「培養 21 世紀能力」(preparing 21st
同關注要項,例如,皆注重基礎、後設和生活三大類能力;所有的架構都強調協作、
century skills)已成為全球各地的核心教育目標,「未來教育議程」
溝通、ICT(數位溝通科技)素養、社交/文化素養以及公民素養;也都非常看重創造
力、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在各種能力架構中,尤以 ICT 素養最被認為是 21 世紀 (Agenda for future education)已成政經高峰會議的熱門演講與研討主
所有能力的關鍵項目。而這些共通關鍵能力要項,很明顯地也出現在當前各先進國家 題,而「關鍵能力」(key competences)相關概念更成為各國教育制
教育革新所勾勒的核心能力與素養架構中。 定者和改革者語彙中的重要元素。在這樣的教育論述風潮中,世界各
先進國家也都積極地各自規劃 21 世紀能力 / 素養架構,作為推動課程
表一:能力架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改革與教學革新的目標。然綜覽現有的各種關鍵能力架構,卻也發現
所有架構都提到 大部份架構會提到 少數架構有提到 僅有一個架構提到 大多的能力架構相去不遠,或多或少都還是參照著前述國際組織所勾
- 協作 - 創造力 - 學會學習(ATCS, EU) - 勇於冒險(enGuage)
- 溝通 - 批判思考 - 自我導向(P21, - 管理與解決衝突 勒的 21 世紀能力架構來做理念上發揮,或有分類上的調整與修辭上
- 資 訊溝 通科技 素 - 問題解決 enGuage, OECD) (OECD) 的潤飾,但鮮少有能力概念架構實質內涵的突破,也較少對能力架構
養(ICT) - 設計精良的作品/ - 計畫(enGuage, OECD) - 自發性、企業家精神
- 社會/文化素養 生產力(除 ACTS) - 彈性與適應力(P21, (EU) 在不同教育階段的應用適切性有所探討,更未就不同能力培養在實際
- 公民素養 enGuage) - 跨領域主題(P21)
- 核心科目:數學、母語 - 核心科目:經濟、地 教學轉化上提出清楚的操作定義或具體的示例說明,也難怪在推動實
溝通、科學(EU, P21, 理、政府與公民(P21) 施層面,引起不少質疑與批評的聲浪(van de Oudeweetering &Voogt,
ATCS)
- 歷史與藝術(P21, 2018; Voogt & Roblin, 2012)。
ATCS)
基本上,OECD、EU、UNESCO 等國際組織致力於規劃的 21 世
資料來源:Voogt & Roblin,2012:309
紀關鍵能力架構,主要是為了因應全球化競合壓力與科技發展的挑戰,
希冀透過關鍵能力架構的研議來推展新世紀的人才培育 / 終身學習理
若進一步解讀各國際組織與教育文化機構所提出之 21 世紀關鍵能力架構,不難發
現有些能力的設定,反映了在經貿全球化脈絡下考量經濟發展需求的相關能力漸趨重 念,以達到發展和維護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效益。以經濟合作暨發
要(如團隊協作、設計精良的作品/ 生產力、計劃、管理與解決衝突、自發性與企業家 展組織從 DeSeCo 計畫到邁向 2030 年的教育與能力的規劃(The Future
精神等);有些能力則是勾勒了對教育發展的新期待,以期能因應急遽的變遷與陳舊的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 OECD, 2018)為例,其長期致
知識技能、預備學生探究改變的後果、能迎向數位世代、並覺知不公平現象惡化的危 力於關鍵能力的研擬與倡議,背後的推動力主要係來自於 OECD 國家
險(如批判思考、問題解決、自我導向、彈性與適應力、資訊溝通科技素養、社會與
的產業界及雇主,認為從認知、技能、態度三個層面來培養 21 世紀
文化素養、公民素養等);當然,其中許多的知識、能力、態度與價值,其實已是數世
公民關鍵能力至為重要,在面對當下及未來的挑戰將產生有舉足輕重
紀以來長存的教育思維與教學實踐努力的目標(如協作、溝通、創造力、批判思考、
問題解決、後設學習、自我導向、彈性與適應力、核心科目、勇於冒險等)。 的影響。若從純粹經濟見解來看,個人的關鍵能力將有助於提高生產
st
無論如何,近二十餘年來,「培養 21 世紀能力」(preparing 21 century skills)已成 力和市場競爭、發展適應力強的勞動力以減少失業,並在強調全球競
為全球各地的核心教育目標,「未來教育議程」(Agenda for future education)已成政經 爭的世界中創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若從較廣泛的社會觀點來看,則
高峰會議的熱門演講與研討主題,而「關鍵能力」(key competences)相關概念更成為 還有助於增加個人參與民主運作機制、促進社會凝聚力與公平正義,
各國教育制定者和改革者語彙中的重要元素。在這樣的教育論述風潮中,世界各先進
國家也都積極地各自規劃 21 世紀能力/素養架構,作為推動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的目標。
然綜覽現有的各種關鍵能力架構,卻也發現大多的能力架構相去不遠,或多或少都還 409
是參照著前述國際組織所勾勒的 21 世紀能力架構來做理念上發揮,或有分類上的調整
與修辭上的潤飾,但鮮少有能力概念架構實質內涵的突破,也較少對能力架構在不同
教育階段的應用適切性有所探討,更未就不同能力培養在實際教學轉化上提出清楚的
操作定義或具體的示例說明,也難怪在推動實施層面,引起不少質疑與批評的聲浪(va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