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186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二篇 培育成熟民主社會的公民素養





              謹慎選擇的學生來進行的教學活動,很難再適用於大量進入大學的學
              生及隨其需要而來的大量教師。大學中許多專業範圍的課程,由不具
              該專業的教師來授課似乎將成為普遍的現象,這會損害了高等教育品
              質,也因此需要進行品質的管控,於是又需要進行教學的評鑑。
                   危機也是轉機,解決方式之一就是隨著資訊化科技進步而大量運

              用電子科技,如遠距教學或視訊會議等,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下產生
              更迫切的線上教學需求;或是出現 Peters(1996: 174)所指的虛擬大
              學(virtual or online university)、網際大學(Interversity)等新型態高

              等教育機構。在資訊高速公路與通訊科技發達的社會,越來越傾向透
              過網際網路來重新界定知識和其有效性,像是知識必須能夠數位化,
              尤其是世界網際網路的應用,使得學術的資訊可以免費、快速的取得
              (Peters, 1996: 173-174)。學習型態也不再強調學生基礎的學問,而
              是如何從一大堆資訊中快速地抓取想要或需要的部份。然而,如果教

              學過度重視實用的技術或簡單的資訊,也容易為瞬息變化的新資訊所
              淘汰。
                   新的學習方式和高等教育機構型態,固然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別

              是在減少辦學成本、增加大量的高階人力方面,但很有可能破壞原本
              大學教育中所亟欲培養學生思考與判斷的能力,以及對於知識認真追
              求的態度。尤其是網際網路或線上教學,對於傳統師生之間透過面對
              面的教與學互動,進而涵育的人格陶冶和心靈發展,實是一大傷害。
              大學生面對的將是無人情味的入學、課程地圖、考試和學位章則等程

              序性的規則,以及電腦化、標準化的修課程序,和冷冰冰的電腦螢幕,
              而不再是密切互動的、有人味的師生關係,其學習不再是有助於培育
              成熟民主社會之公民的「潛在課程」。


              三、新自由主義對於高等教育的影響







                                                   185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