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191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的作用。大學體認到「販賣」實用性的知識,能帶來許多獲利,包括
為大學「品牌」加分。因此,生產這類應用性知識的「熱門」系所或
學科領域,展現可觀的市場價值,證明其值得大學、國家及外部贊助
者將更多資金投入,進而取得巨大的獲利。
在經濟理性的思維下,台灣的大學系所評鑑規準中,將畢業生的
就業情形列入各系所的教育成效指標之一,鼓勵系所邀請產業界代表
參與課程規劃。大學汲汲於掌握企業界定義之有價值的知識和職場的
關鍵能力,強調更職業導向的課程與學習,更具實用主義或效益主義
態度的大學生。黃俊傑因而批評:「台灣高等教育的根本問題就在於
功利主義的盛行,以就業為導向的學院或系所蓬勃發展,……違背大
學追求卓越的原則」(1999:31)。這種經濟理性與市場邏輯交互影
響下的高等教育機構,異化為「知識工廠」,其高等「教育」異化為
高等「訓練」(Aronowitz, 2000:15-37),「高等學習」異化為就業準備,
不再是以追求理性與知識、培育民主思維與素養為宗旨。
(五)大學教師的去主體化與可拋棄性
籠罩在新自由主義強調的「市場民主」之下,消費者選擇成為民
主的保證;管理系統以及資源分配、品質保證的制度化,使大學向行
政管理階層傾斜,行政不再是支援教學。反而是大學教師的學術表現
由高階的行政管理者評審,其表現標準則來自大學回應市場需求所訂
定的目標與策略。面對 Lyotard(1984)指稱的高等教育中的知識正歷
經「運作效能」(performativity)的典範轉移,大學教師成為可拋棄
或可替換的人員。只有那些能達成大學企業化所要求的運作效能的教
師,才是新自由主義定義下的卓越大學教師,也才得以證明其沒有可
拋棄性。
企業界的「市場導向」箝制了大學教師的學術自由,市場成為協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