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195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了達成減少人事開支的效果。各大學積極開設線上、遠距教學的學程,
其運作強調標準化和套裝課程,導致教師無用武之地,成為被廢除武
功的教書匠(Giroux, 2002)。這類教學以科技取代傳統人際互動的方
式,雖看似兼具效率與效益,卻可能使教育為科技理性所役而失去人
性。Bauman(1989)就指出現代性中隱藏的這種去人性化危險:當科
技結合工具理性所召喚之效率模式時,幾乎總是導致(如集中營大屠
殺)去人性化,產生道德與人性危險,使個體受到工具理性的吞噬,
失去自身存在的目的。
Harvey(1990)指出,金錢是資本主義下社會權力的最高代表,
其不僅概括社會中政治、經濟的權力關係,也使金錢、商品成為普遍
概念,更提供作為人們對市場價值的認同與社會再製的基礎。如同
Roberts 與 Peters(2008: 114)所言,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不僅知
識被視為商品,知識分子本身也在這種商業文化中販賣自身,成為高
等教育行業的教書匠。
(三)高等教育企業可拋棄的雇員
Giroux (2008) 提出「 可拋 棄性 的政 略 」(politics of
disposability),藉以討論大學教師面臨市場化及私有化的挑戰,且在
此歷程中受到忽略與排除的論述基礎。大學的企業化開始於縮減預算,
並以僱用兼任教師的方式來節省支出,更使其不得不接受大量的工作
負擔與微薄薪資。隨著對教師的管理及教育過程的控制,大學中越來
越多非終身聘任的教師(Giroux, 2002: 444)。而遠距教學的擴張使教
學成為可取代的、可臨時雇用的工作,教師雖然是學生未來文憑的品
質保證者,卻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成為與一般上班族無異的雇員,
甚至隨時有被解聘的危機(Gould, 2003:132)。沈重的教學負擔,使
他們在繁忙壓力下無法專注於教學與研究,如同普羅化的勞工(Giroux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