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187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新自由主義猛烈攻擊教育效率不彰、教育資源浪費等種種問題,
              促使各國政府轉向市場機制以尋求問題的解決,管理主義、績效責任、
              市場競爭等成為教育機構救亡圖存的救命仙丹,也成為各國各教育階
              段的最高指導原則。新自由主義的優勢以及企業文化不但是經濟力量
              上的聯合,也迫使高等教育的發展從屬於市場邏輯,本是發展良好公

              民素質的高等教育卻是化約為工作訓練。黃俊傑(1999:30)批判大
              學的各知識部門受到經濟利益考量的滲透,使得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
              脫離學術邏輯,反而受到實用性質、就業導向的部門之主宰,使得大

              學自我異化。市場邏輯侵蝕並削弱了大學生在智識上的好奇心和科學
              態度,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高於培養公民的社會責任和社會關懷,私人
              利益成為大學與師生首要追求的目標,成為民主社會的隱憂。
                   對於高等教育市場化所造成的影響,大學是否會就此沈淪為「教
              育服務站」或是「職業訓練所」,不再重視古代大學期待的發展理性

              與追求知識,傳統大學的教學自由與學習自由受到壓抑,乃至現代大
              學很難擺脫經濟理性的驅動與主導,不再強調理性、公正、穩健、理
              解、變通與智慧等公民素質的涵養,反而是轉而趨向人力生產、追求

              利潤以及提升競爭力等,實值得關心大學發展者深入思考。

              (一)大學治理的企業化


                   新自由主義認為教育均等主義就是因為過度民主化,反而造成
              經濟與文化的衰退,其理想的典範是一種企業化的治理。經濟理性成
              為一種新的管理政略,商業則正驅動著經濟活動。「企業式文化」

              (corporate culture)是強調由上而下管理、順從的勞工、去政治化的
              顧客、消極的公民所組成的一股力量,被市場認同、價值、利益所包
              圍。理性主義傳統所主張的「我思故我在」,退化成「我買故我在」(We
              are what we buy)。「企業式文化」扭曲了公民的意義和公眾利益的概






                                                  186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