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221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社會的現況,以及思考社會其實可以有其它可能的樣貌(Moon, Rose,
Black, Hwang, Lynn, & Memoli, 2013, 223)。
七、展現美感
具備與展現美感知能是現代公民美學素養的內容要素。如本文前
言所述,我國教育部已持續推動兩期的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在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中,「藝術內涵與美感素養」被列為九項核
心素養之一,在各教育階段、各領域/科目的教學中加以培養(教育部,
2013;2018)。具備美感與展現美感的知能被視為是現代公民美學素
養的核心內涵。有關美感之意涵,陳瓊花(2017:19)指出:
「美感」,是有關於「美」的客體之經驗及其思辨,此「美」
的客體,乃泛指具有某些屬性與特質的客體。當人們的心靈與
美感客體之間交融互動時,所知覺,感受到真、善、美的經驗
與領悟,是為「美感」。美感的存有,與主體知覺的敏銳性,
判斷的知能、態度、以及習慣息息相關。簡言之,美感是美感
經驗過程中,主體的感知、獲得及創造。
陳瓊花並曾提出美感四說,認為「美感是整 / 潔 / 細節的堅持、
存在體驗與創造之間、是生命故事的詮釋、在『心-動-能-作』之
行。換言之,是人文情思與外界互動的表達。」(陳瓊花,2017:
19)。就筆者研思所得,若從個人主體出發言之,美感的展現可分為
三個層面:一、對美的人事物之敏銳的感知:即對各種具有美的客體,
能敏銳的感受或體悟到其形式與內容、表象與內韻、有形與無形之美,
也就是能感受、洞察、欣賞各種不同形態之美。二、行為展現出美感:
即個人的思想、言行舉止、作決定等,能展現出讓人感受到美的特質,
因而使人產生愉悅或感動。以此觀之,個體即是美的載體和展現。三、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