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7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417
2
0
2 新世代·新需求:台灣教育發展的挑戰
0
研討會論文集
或缺的特質與態度?如何讓年輕人既能夠順利進入職場,也能夠擁有
美好人生?如何讓年輕人有能力,也有意願參與公共事務?或設身處
地去關懷環境生態議題與社會不公平現象?並且有能力、也有意願採
取行動來解決問題,促進社會和諧與自然的永續發展?(甄曉蘭、吳
明錡,2011)。畢竟,關於「新世代人才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與特質?」
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不能被分割成各自獨立的片段,讓少數的個人
或團體,依據自己的信念、偏好或假設來回答。教育組織與機構,尤
其是高等教育與後期中等學校教育,肩負著極大的人才培育挑戰與使
命,必須追求多元而整體的教育目標,誠如 Bok(2006)所指出,必
須更多從發展學生能力與特質的角度來思考,才能落實培育人才的教
8
育使命 。
英國學者 Cheetham 和 Chivers(1998, 2005)特別整合相關文獻
與實徵研究基礎,發展出綜合性的專業能力模式與內涵架構,將各
種特定的專業能力,區分為知識/認知的能力(knowledge/cognitive
competence)、功能導向的能力(functional competence,或譯作
職能導向能力)、個人或行為特質的能力(personal or behavioral
competence),以及價值/倫理的能力(values/ethical competence)
等四個層面。並以「反思」作為專業能力模式的基石,「後設能力」
(meta-competencies)作為前述四個層面專業能力的上位概念,藉以協
助分析、調整和發展其他所有能力(參見圖一)。
8 若以發展學生能力之大學教育實踐典範來看,美國哈佛大學深具影響力,其前校長
Derek Bok 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出了 21 世紀的八個教育目標,包括表達能
力(寫作與口語溝通)、思辨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迎接多元
化生活的能力、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廣泛的興趣,以及就業能力(Bok, 2006)。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