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20新世代·新需求:臺灣教育發展的挑戰研討會
P. 62
專題研究報告一
第一篇 因應科技快速發展對教育的衝擊
在這種技術發展的背景下,社會 5.0 的學校將擺脫教學風格的限
制,並獲得基本的學習技能;同時,根據個人的進步、能力和興趣,
而發展學習的場域。除了同年級的學習外,也可根據學習成績和學習
任務,進行不同年齡和年級的混齡協作學習。
除了在學校教室裡學習,學習場域還有各種當地的教育資源,例
如大學預科課程、研究所、公司、非營利組織、教育和文化體育設施,
以及農村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都可成為學習的場域。社會 5.0 的學
校,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使用社會資本進行學習。
這些各種學習的聯結,將導致進一步的學習發展。在這個世界上,
諸如 AI 和大數據之類的尖端技術,將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學習質量,社
會 5.0 學校(主動學習時代)即將到來。
在該報告書中,針對社會 5.0 所需的學校,文科省同時提出「學
校 3.0」的概念作為因應。正如同其所敘述,學校歷經「學校 1.0」至
「學校 2.0」再到「學校 3.0」,其內容如表 1 所示。有關其中差異是
作者整理,但需說明的是日文在表達時,「學習」的時代,日文也用
「学習」,至於「主體學習」的時代,日文用「学び」做區隔,要翻
成適當之中文可再推敲。另外「k-16 能力教育」,不是指涉幼稚園、
小學至大學的 16 年級,而是特別強調依學習成果或獲得之能力分階段
學習,所以「學校 3.0」的各種教育性質都將不一樣。
表 1 學校發展階段內涵比較表
表 1 學校發展階段內涵比較表
學校 1.0 學校 2.0 學校 3.0
特性 「讀書」的時代 「學習」的時代 「主體學習」的時代
年級 1-9 年級教育 k-12 年級教育 k-16 能力教育
教育主體 教師 學生 強調主動性的學生
課程 知識體系 重視能力的體系 提供個別化的課程
學習方式 接受式 主體式及對話式 主體式及體驗式
教學方式 講述式 互動式 個別施教式
場所 教室/學校 教室/學校/個人 教室/學校/個人/社區機構
另外,將現代學校之各個發展階段和社會發展階段做一交叉分析,則如表 2
61
之情況。基本上從「學校 1.0 版」來看,是一「讀書」的時代,因此考試是以「筆
試」為主,而這樣的教育是在「工業社會」(社會 3.0)至「資訊社會」(社會 4.0)
時的現象;至於從「學校 2.0 版」來看,是一「學習」的時代,因此學習是以「主
動學習」(active learning)為主,而這樣的教育是在「資訊社會」(社會 4.0)及
其後的現象,至於從「學校 3.0 版」來看,是一「主體學習」的時代,因此學習
是以「主動學習」、「個別化學習」及「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為主,而
這樣的教育是在「資訊社會」(社會 4.0)及未來「超智慧社會」(社會 5.0)的現
象。另外,從國家治理模式來看,對應社會 3.0、社會 4.0 及社會 5.0,則分別是
國民國家模式、國際市場經濟模式、永續的開發模式。而問題解決模式,則分別
是政府主導、市場主導,以至於人和社區連結解決問題的模式,這些論點也建構
了教育新的模式。
表 2 社會 5.0 和學校 3.0 等對照表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