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弱勢教育政策方案評估與政策建議
P. 55

重要的因素。換句話說,全校所有學生的成績,將隨著全校貧窮學生的比例增多

                   而降低,且這項因素比個人家庭因素更具影響力(Kennedy, 1986; Puma & Drury,


                   2000)。這項發現顯示了學校內弱勢學生的比例與全校成績的關聯性,也進而證

                   實 Title I 選擇以全校貧窮學生的比例為指標的合理性。

                        Title I 法案另一特色是能依當地需要而因地制宜,當地學區及學校被賦予相


                   當的彈性─在聯邦規定限度內,可自行決定哪所學校和哪些年級獲得補助、該補

                   助多少錢、提供給學生服務的型式、額外教學的學科內容和所選用的教職員等。


                   因而有研究指出,當地學校行政人員的能力成了決定 Title I 方案成敗的關鍵

                   (Puma & Drury, 2000)。

                        在 1970 與 1980 年代期間,Title I 普遍被認為是個財政補助方案,而非教育


                   方案  (Carter, 1984)。更有學者提出,Title I 比較像是來自國家對於弱勢族群關

                   懷的象徵,而非真正回應到他們的需要  (Kaestle & Smith, 1982)。其所櫫示的

                   「服務的可比較性」與「補充而非取代」  (supplement, not supplant)  原則,是


                   在確保該法案保障的學生可得到公平的資源  (LeTendre, 1991),且對於需要的

                   學生從事額外的補償教育。這些原則使得 Title I 方案獨立於一般教育的運作


                   (Kaestle & Smith, 1982);但同時卻也使得關於 Title I 方案的評估不易執行且可

                   能產生錯誤的危機  (Wilson, 1992)。

                        在「抽離式」的教學方式底下,Kaestle & Smith  (1982)提出有三種後果


                   導致 Title I 在實行方面的成效不彰。第一,學校的一般人員認為低成就學童不是

                   自己的責任,因為 Title I 聘用的人員會負責;第二,Title I「抽離式」的補救教


                   學使得原本學習不佳的學童需要應付兩種教科書及上課風格;第三,Title I 並沒

                   有給予改善的績效壓力,誠如 Jennings  (2001)文中所提及的讓人搞不清楚的

                   教育績效要求。在此種獨立型式運作底下,似乎注定了 Title I 的失敗。


                        根據 ESEA 所責成的永續效果研究  (Sustaining Effects Study),運用

                   1976-1979 年間的資料進行對 Title I 補償教育的評估,也是 Title I 自實施以來最


                                                            54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