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弱勢教育政策方案評估與政策建議
P. 88

與結果共四個層面為架構,其中脈絡層面的指標數最多,主要涵蓋:學生基本資

                   料、學生家庭特性、學校特性(如規模、學生學習落後比例、教師流動與代理教


                   師比率、地理區位)、學校所屬縣市或學區(圖書館、課後輔導與照顧機構、縣

                   市政府教育支出比率)、中央政府弱勢教育補助經費;而在輸入方面,包括:學

                   生參與/投入、學校支出、設備、師資、辦理內容;而在歷程方面,主要包括:


                   學生對學校的經驗與感受、學生於補救教學方案中評量成績進步  、學校教師補

                   救教學效能、國中學校就讀職前訓練班或技藝班/學程的學生人數或比例、學校


                   在弱勢扶助方案執行所面臨的困難、學校在弱勢扶助方案忠於原先規劃的情形;

                   至於結果方面,則包括:學生表現(學生每學期在各學科的成績表現、學生升學

                   就讀的學校類型、國中畢業生會考成績、學生偏差或犯罪行為紀錄、學生情意表


                   現或輔導紀錄)、學生對弱勢扶助方案的滿意度、學校在弱勢扶助方案的經費執

                   行率。


                   貳、 教育評鑑指標


                        教育評鑑同樣具有發展指標的必要性,旨在提供評鑑時價值判斷的依據(王


                   麗雲等譯,2014)。比較教育評鑑指標與教育指標之對象的差異,前者係針對特

                   定之受評鑑方案、機構或人員,後者則是對於教育系統重要面向提供概覽(林劭


                   仁,2008)。評鑑指標經常由多面向的內涵所構成,同時涵蓋量化與質性指標的

                   呈現,以及抽象概念與具體測量之不同層次(林劭仁,2008)。有關教育評鑑指

                   標的發展,此過程涉及價值的釐清與確認,宜參考利害關係人觀點,以及集思廣


                   益的歷程(林劭仁,2008)。 除了參考先前的研究外,亦可發展方案理論以提供

                   指標發展的依循。例如,Rossi 等(2004)所提出的方案理論,包括方案影響理

                   論、服務使用計畫、方案組織計畫;前者聚焦於方案活動與方案效果的關係,亦


                   即分析接受方案服務之對象的表現與改變;後者則指方案推動的關鍵活動以及支

                   持系統組織計畫;至於服務使用計畫,則專指方案之服務對象是否參與方案、接

                   受服務,此涉及服務對象之界定、招募、使其瞭解參與的意涵、服務對象無法或

                                                            87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